北斗六星网

标题: 一曲新词酒一杯------开帖评【同题】古体诗词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1:16
标题: 一曲新词酒一杯------开帖评【同题】古体诗词
本帖最后由 梦枕江南 于 2014-3-26 12:09 编辑

【楔子】昨日,花老大一杯清茶一个波板糖外加一个勾手,急召我议事,劈头就是一句:“江南,能不能砍砍诗词?”花呀,老人老友加老大,我自是免了谦辞推让等一切虚礼。何况,花老大还奉了茶、赠了波板糖,而且还是南亭同题活动,无二话,答曰:“可以”。如此这般,便有了此帖。不算砍,只是侃,与诸位交流。
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第一章   穿越梅岭篇
     
    梅岭老师的诗词我拜读较多,既是老师,自是老手,格律技法等自不待言,堪称圆熟,需点明的是,其诗词最大特点便是自然淡泊,于旧体裁中每出新语。诗词,或浓艳香软,或清新流丽,或妩媚风流,或典雅精工,抑或高旷雄放,或奇崛俊秀等等,无一不可,但最难得却是抱朴归真,语淡而味浓。写一二古体也并非难事,但难就难在旧体出新意,让人读之不觉酸腐陈旧,而是有如清风拂面,其意融融。既有古韵之典雅,又有现时之新意,今人作古体,这是最大一门功夫。

且看梅岭老师几首

其一:
春雨苦多,客居无聊作
句容·穿越梅岭
春雨年年澆客愁,飄零不敢去登樓。
心中豈可無他念,天下故應為己謀。
一抱新詩如舊識,兩行濁淚負清眸。
遙知漸與靑春遠,底事還來作遠遊。


         起句看似平淡,但一“年年”一“浇”便可见深意。“年年”扣诗题之“苦”字,年年客居,岁岁风雨,其苦若何!“浇”扣诗题之“多”字,既言春雨之多,又道客愁之重。下句中“不敢”二字进一步状写愁苦。首联提领后三联。
    其苦其愁为何?颔联作初步交代----为己而谋,心有他念。此处实为倒装,是说虽为安身立命计,为稻粮糊口谋----此为形而下之需求----但心中始终尚存“他念”,何谓他念?形而上之精神追求也。用“岂可”加强语气,表明心志;言“天下”则是说自己也是芸芸众生之一,当然也不能免俗。“他念”具体而言指什么?颈联进一步作解答。
    “一抱新詩”既承接上一联点出“他念”,又领起本联。此诗出彩处便在此联,“新詩如舊識,濁淚負清眸”,一新一旧,一浊一清,反衬对比手法很妙,增强了冲击感。此处“抱”非动词,乃量词。
    尾联收束,将“遥远”拆开,愈见时空之苍茫杳渺,一“渐”字仿佛让人看见青春远去之背影。“远游”与首联“飘零”遥相呼应,又与诗题中“客居”相扣,章法谨然。整联充满岁月之无情、生活之艰辛、梦想之难酬的浩叹。
    全诗而言,开合有度,转承有方,布局老到,用语讲究,让人如见作者情状与襟抱,也不免随作者共兴一叹。
    比较纠结处,尾联连用两个“远”字,起初觉得,虽说诗中可用同字,但古体一字千金,能够避免则尽量避免,何况在同一联,连用同字不是很妥贴。后来反复推敲,又觉着实无字可替,想来作者于此处也曾颇费斟酌吧。

其二:
同题【春】2013写的几个关于春的旧体诗
穿越梅岭
1)集老杜律句感春一個
天时人事日相催,渐老逢春能几回。
厚禄故人书断绝,百年多病独登臺。
羞将短髮还吹帽,欲问平安无使来
岂有文章惊海内,一生怀抱向谁开。
2春日雜詠
老作詩奴不自由,為誰勞碌為誰休。
風懷難有前年好,狡獪春風笑白頭。   
3)春望
一望春煙幾度迷,行人疑雨若為稽。
何須到處尋鴻爪, 已把心思印雪泥。
4)春日
靑春無賴幾枝橫,疏雨一簾落有聲。     
不用小園花看盡,還畱餘味寄平生。
5)惜春
江南雨濕雁音稀,芳草年年與我違。
狼藉不堪春泥裏,詩痕常伴月痕歸         


       此五首,一个中心:托物言志。
    第一首,集他人句而成新作,本就颇费周张、颇需功力。如以为已有成句,稍事修葺便可捏在一处,省事又好玩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例如古之李清照、今之梁启超等都特喜集前人好句成联成诗,却也最见功夫。不仅句好,更要相谐,都在“巧妙”二字。没有好句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;没有功力,妙字更无从谈起。作者此首集句,好在拿成句为我所用,而能另出新意、抒己胸臆。虽囿于原句而无特别精妙之处,却也可见匠心。
    第二首颇妙,“诗奴”一出,一个埋头苦吟、发不胜簪的诗人形象宛在眼前。结句绝妙,“狡狯”一词用得令人拍案!
    后几首皆意淡语新,另见怀抱,不赘言。

其三:
小轱辘(又遇春風入夢鄉)
穿越梅岭

又遇春風入夢鄉,詩懷有恨隔瀟湘。
芳襟不為輕寒破,悵對千山問路長  。
二  
誰吹玉笛斷人腸,又遇春風入夢鄉。
昔昔從今憑記憶,琴聲無復到君旁。
也麽人憐也麽觴,依稀記否板橋霜。   
毿毿欲折不堪折,又遇春風入夢鄉

     轱辘,即车轮,轴与辋由若干辐连接,诗家取其形象而命名诗体,诗中以某一句为辐,轮转一周。轱辘诗的起源至今难以考证,或说起于宋代,但宋诗留下来的诸多回文诗,与其后所谓轱辘诗有很大区别。宋诗题名轱辘诗者,唯杨万里《城上野步用辘轳体》,但很可惜,流传下来的仅其中一首,读之不得要领。
     轱辘体古时便视为游戏之作,少有佳作名篇。看过今人一些轱辘体,凑韵硬造者居多,轮转畅快,轻松而又厚味者极少。作者此作,三首绝句一个轱辘轴,辋随轴动,颇为自然。如辐(韵)也随之轮转,那将会辋辐轴一体,像一个真正的轮子顺着一个方向随牵引力运动而一起转动,也会更流畅有味。
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1:16
本帖最后由 梦枕江南 于 2014-3-27 15:27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第二章   薄壁三郎篇

    写诗词什么最难?有说格律,有说谋篇,有说炼字,有说出新,等等。窃以为,最难者,莫过于淡味,语淡而韵味隽永,言实而齿颊留香,一句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不知倾倒古今多少骚客!
    今日两篇,便堪称语淡味永、言实齿芬之作。

      【水龙吟】问春几多愁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薄壁三郎
     飞时不见人来,除非在百花凋敝。
     轻寒已过,醉成绿绮,勿随流水。
     相问西园,五更来报,梦中联系。
     泛黄时知道,春风扑面,走不近春风里。
   
     但有枝头君子,草还低,趁人慵睡。
    余温尚有,乘风而去,空头锦字。
    一朵开时,当年无忘,让人悲喜。
    恰临春、要么凌寒怒放,要么枯萎。

 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【念奴娇】
     春来多梦 忽然睡起,看飞花自在,争个兴趣。
     灿烂不由人决定,舍得阴晴多雨。
     总怨无情,春光正好,渐忘春归处。
     何须多矣,此间当为谁妒。

     呵手刹那芳华,半坡初绿,寂寞凭人去。
     应有桃花争逝水,著意轮回虚度。
     一场花开,如风吹散,待我流年否?
     写一封信,原来仍在期许。

        薄壁三郎两阕词,很有词之本源初始味道。词之本初,依谱而填,按曲而歌,是配上乐曲演唱的,从词的别称如曲子词、乐府、琴趣、乐章等等便可窥一斑,较之其后纯粹的文人词更平实晓畅。作者这两阕词若请名家谱上曲,歌而唱之,必定叫座。为何?四个字:通俗易懂。便如87版电视连续剧《红楼梦》中歌曲一般,其词皆是曹雪芹原作,却能谱曲演唱,风靡南北,也正是由于通俗易懂、雅俗共赏。当然,谱曲者也是功不可没,这个不在今日话题之列。
    总体而言,两词之词风直率明朗,颇有柳永遗风。通俗化、口语化是柳词的最大特点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“接地气”。由他作词、间或谱曲的歌,是当时霸气侧漏的流行歌曲,所谓“凡有井水处,皆能歌柳词”,简直就是“全国同唱一人歌”的节奏。薄壁三郎两词的最大看点也便在此,晓畅如话,平易如风,差不多像是在跟你我唠嗑谈心,没有故弄玄虚,没有端着拿着,所以更显亲切朴实,一扫用典泛滥、雕琢隐晦之弊,一改装腔作势、拒人千里之习。其实,要做到晓畅如话、雅俗共赏着实不易,没有多年淫浸诗词之积累、揣摩领会之磨砺,则心思不出、笔力未逮,断难为之。
    下面,我们以《水龙吟》为例从艺术上加以分析。
    题为《问春几多愁》,全词便紧扣一“问”一“愁”展开。名为问春,实则问己,他人看来实在是多此一问,但对作者而言,明知不用回答,也不好回答,却又不能不有此一问,便如摘瓣问卜,矛盾之情、纠结之愁跃然纸上。
    既是问春,便不得不写春。在此,作者所用手法颇为高明,以言物来言春,而在写物时又不明说,却是以状态来描摹。开篇一“飞”字,乍看不知所云,细细一想,春日何物临风飞舞?有柳絮,有花粉,有蝴蝶,乃至春怀春思,一切与春有关的意象皆可植入。其后之“泛黄”二字亦同,在此,非秋叶飘黄,而是春芽初黄。细心观察过树叶生长的人应该都知道,初春树叶冒芽时是淡黄,再长则变嫩绿,至仲春长成时又变碧绿,暮春时则成暗绿。以“泛黄”描摹树叶冒芽,以树叶冒芽状写春之来临。词中仅用“轻寒已过”交代时令,而以状态来描物,以描物来写春,艺术上做到了以彼言此而言在诗外的效果,耐咀嚼、有余味。下阕之枝头、一朵、草低等,也是类此。
    此为写景,再看抒情。全词之情在一“愁”字,但直接写愁乃诗家大忌,所以,作者还是通过写景来抒情,寓情于景,付景以情。上阕“飞时不见人来,除非在百花凋敝”----上面说过,“飞时”状写春,“不见”二字极言春日苦待人来之期盼;“百花凋敝”状写冬,实际上也是言内心之寒,“除非”二字又将一种失落、怅惘之情推到极致。下阕“一朵开时”句,仍以写花领起,“当年无忘”,倒装,忘不了当年的美好时光,而今却“不见人来”,只能“梦中联系”,人已“乘风而去”,留下“锦书”(情书)又有何用,不过是空头支票而已。那份眷恋,那种伤怀,那腔愁怨,让人不忍卒读。结句,正是春暖花开时,那么,无论是人,还是情,都应该如花一般,要么盛开,要么萎败,将“问”直追到底,将“愁”推到锥心。艺术上用今昔对比,前后交错手法,增强了感染力。
    微瑕之处在于,第九句(泛黄时知道)第一字应为领格,此作忽视了;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,较之二二句法收得更有力些。
    另外需指出的是,词之格律在严格规范前,多有出入,像《水龙吟》、《念奴娇》亦如是。但苏东坡一出,事就好办了,因为他才气太高、名气太大,好多词牌格律就都以苏词为准了,《水龙吟》、《念奴娇》自然也不例外。可能有读者读到本阕《念奴娇》,觉得与那首妇孺皆知的“大江东去”格式不同。其实,这也是老苏穿插的花,一个格式填多了,换个花样玩。但后人不管那么多,还是照着苏词而填。于是,就出现了定格、变格两体。本阕所用之格为定格,大家熟知的“大江东去”为变格。定格变格换着玩也挺好,其实无论定格变格,填出好词便是王道。

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1:17
本帖最后由 梦枕江南 于 2014-3-28 15:11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第三章   小娘子、河水清清篇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【七绝一组】 春归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小娘子
        信约东君访旧篱,呢喃双燕剪春池。
        轻风唤醒门前柳,舞动鹅黄千万枝。

        
风过溪桥满目诗,一湾碧水绕山陂。
        唤来青帝频相酌,痛饮花前醉不知。
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 隔岸桃花漫水陂,氤氲雾锁眼迷离。
        临渊怅望春风笑,撷取新香入旧诗。

         小娘子一组《春归》,朴实自然,清雅别致,如雨后新韭,似潺潺溪流,颇有田园意趣。每首结句均颇为出彩,引人遐思,第三首结句尤为我所喜。表现手法上有如运用长焦镜头,取景典型细致,三首诗便如一组蒙太奇变幻叠印春的气息。诗中相约东君、对酌青帝充满浪漫主义情怀,拟人化描摹也更添情致。
    此组七绝,可道处非有惊艳之句,非在技法新颖,而是胜在耐嚼、出味,便如熬粥,又似酿酒,文火慢熬,长日陈酿,便终有香气馥郁。读个一遍两遍不能觉出其好,得反复品味。可见,读诗如品茶,不能鲸吞牛饮,须得轻呷细啜、斯理慢品,如此方出真味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

           蓦山溪//江南春事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河水清清
       轻风调柳,飞入谁家院。
       却见旧花坛,矮墙边、嫩芽初现。
       西厢檐下,听语燕呢喃,
       等春暖,等花开,等绿江南岸。

      廊桥尽处,极目青山远。
      流水正潺潺,奏和弦、情深款款。
      闲庭信步,乍一缕香来,
      方雨霁,又桃红,相映佳人面。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淡黄柳//春
     江南渐暖。枝上鹅黄软。引得清风来又远。
     兀那珠帘谁卷?帘里应怜绿还浅。

     正春倦。青丝绾还懒。罗衣淡、似花面。
     乍听些燕语忙睁眼。若个桃红,几时开了,香满黄昏小院?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东风第一枝//春归
     濂水吹波,远山弄黛,鹅黄染遍新柳。东君跃上枝头,频频向谁招手?
     云中燕返,衔些些、绿肥红瘦。歇我窗,问候殷殷,宛转屋前房后。

     春如故,葱葱囿韭。人未老,盈盈罗袖。桃拈朵朵芬芳,竹挽竿竿灵秀。
     江南烟雨,梦几回、翩翩今又。借一蓑,点化清弦,风情拨来依旧。


    河水清清三首词都不错,尤喜《淡黄柳》。此牌为姜夔自度曲,以入声为韵,宜抒凄恻之情。但本词作者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不表凄怆反言欢愉,全词活泼轻快,用语别致,颇有元曲味道。“引得”一词颇妙,不言风吹,而言鹅黄嫩叶吸引,“来又远”很形象、很动感。“兀那”、“乍听些”、“若个”借用当时口语,不仅更活泼,也增强了表达效果。鹅黄软、绿还浅、绾还懒、忙睁眼,这些情景、这些动态,都写得很到位,让人有如亲历亲见,仿若就在眼前。
    需指出的是,《蓦山溪》上阕结句,无论定格变格,“等春暖”处都是“平仄仄”,而非“仄平仄”。
    另外,作者那阕《渔歌子》极有味道,特别喜欢。
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1:18
本帖最后由 梦枕江南 于 2014-3-30 12:12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第四章    一评五首

   目前,古体中尚有三首诗、两阙词未评,今日一总评完。
   先看诗,一是碧天两首七律:

  

       《樱花》


    猩红一脉出东瀛,小角亭边耀眼明。  
    夹道花枝才烂漫。漫天香气已传情。
    沉沉月下凝甘露,灼灼风前舞瑞英。
    灵木应知高士到,轻铺粉瓣伴君行。

   

     《游园春梦》

    春游午后沐和风,粉靥迎阳眯笑瞳。
    半亩梅樱飞雪白,几行桃杏落霞红。
    枝头鸟噪喜林密,亭外花浓叹路穷。
    秀色撩人醇似酒,但求长醉此园中。


    两首均为平起式,落笔收字,给人一气呵成之感。两首中对仗皆好,第一首结句颇有老杜“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”之味,但在意象选取和意思表达上又更趋高古浓洌。第二首颔联极佳,一“飞”一“落”,静中有动;一“雪”一“霞”,比物莹美;一“白”一“红”,衬色鲜丽。颈联也是画中有声、景中有情。两首诗看似信手拈来,实则大有用心。如此美景,让人也不觉欲随作者一起“长醉此园中”了。

      
   二是微风一首五律:  

   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春归
      
春风牵远念,晴棹动思归。

      江岸黄鹂语,田间紫燕飞。
      青红枝上笑,儿女锦中回。
      
忽见童年戏,登高发虎威。


       五言较之七言,其实更难写一些。道理很简单,大家应该都有一个感受,那就是长文好敷衍,短篇难精悍。特别是字数格律限定极严的古体,更是如此。微风此诗,有很重的杜甫味道。可见,历来诗家总归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老杜影响。之所以称杜诗为“诗史”,就是因为杜诗重在写实。写实固然好,但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飘逸空灵。所以,老杜力求在题材和手法上多变,很多诗便也灵动活泼起来,整体上也就生动多姿起来。否则,千篇一律的“写实”,就成为了索然无味的“实写”,聪明的诗人是不会这么“二”的。所以,老杜在题材上也写“林四娘家花满蹊”,也写“稚子敲针作钓钩”;在手法上也用“白日放歌需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”,也用“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”。

    微风此诗,作为五言,在遣词上把握得还算好,颔联颇佳。仅看诗题,以为是写春回大地之景象,读诗后方知“春归”侧重点并非言季节时令之景,而是说春日返乡或者归家之见闻。
    费解之处有二:一在于“锦中回”,是说“衣锦还乡”呢,还是言“在如织锦一般的美景中回来”呢?估计后一种说法应该更符合作者的本意,但在表达上有硬造牵强之嫌;二在于“发虎威”,作者本意想必是欲将“童戏”还原得更逼真些,但糟糕的是,此句一出,将全诗意境破坏,特别是作为结句,显得很突兀,不要说隽永,就是一点点回味都消失殆尽了,遗憾啦遗憾!



  
再来看词,霜霖晓寒、五龙河畔 各一阕


      
鹧鸪天.春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    文、霜霖晓寒
   细雨缠绵三月春,弱风抚柳燕婉鸣。
   桃枝一夜花蕾俏,蝶舞幽香醉绿荫。


   理云髻,步黄昏,羽衣霓裳自争春。
   素笺难寄相思意,明月依依表寸心。



      个人最喜《鹧鸪天》的韵律,妙就妙在过片的三言两句,使全词节奏错落有致,音韵朗朗上口。
   晓寒此词上片写景,下片抒情,写景抓住了春之特征: 细雨、弱风、柳、燕、蝶。抒情,春日自然是最为牵动相思意的,引入明月,合了邓丽君的“你问我爱你有几分,月亮代表我的心”,或者徐小凤的“明月千里寄相思”。
需指出的是,前片第三、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均应对偶。


          如梦令。惜春

              五龙河畔

   

             新月圆疏影扰
      柳荫深浮浅笑
      梦里觅黄花
      枕上薄霜人老
      莫道,莫道
      落红情深未了


       读过许多《如梦令》,始终觉得无人能出李易安之右。
   小令字虽少,但优势却也在此,短平快,无需过多铺设渲染,无论写景还是言情,均适宜集中一点,迅速散开,最好的手法是素描,素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速描,但却不等于潦草,恰恰是平时功力的厚积薄发。
   作者此曲小令,颇为别致,紧紧抓住“惜春”二字,起笔设置场景为月夜,下面梦里黄花、枕上人老就很顺理成章。结句再次回头照应“惜春”,章法布局很好。单就遣词而言,深浮浅笑、薄霜、落红、未了,这些词或者意象用得恰如其分,很好地配合了诗意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。
   不足之处在于平仄掌握不是很好,“影”、“浅”、“莫”、“未”四处应为平声,“红”、“情”两处应为仄声。本就是一曲小令,却有如此多出律处,不能不说在格律上大欠严谨。








作者: 微风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1:46
围观
作者: 愁啊愁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2:45
大家多写点,让楼主多喝几杯。{:soso_e120:}{:soso_e157:}
作者: 怜花绣屏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2:55
砍的好,好茶不断,据说,我们家还是有些好茶滴
棒棒糖我去儿子们那偷给你
作者: 月下听禅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3:08
学习
作者: 穿越梅岭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5:07
江南兄侃的好,不但文采好,对诗的把握也很准确。更重要的是为我的拙诗增加了色彩,感谢中{:soso_e160:}
作者: 水烟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6:08
{:soso_e160:}
作者: 怜花绣屏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6:21
突然发现,我对朋友是不客套,不婉转,单刀直入奔主题的哈
嘿嘿。。。
这算不算是一个坏毛病?
对我所有的朋友表示同情
作者: 临街卖酒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7:16
江南辛苦了。
作者: 风之舞.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8:34
江南{:soso_e160:}{:soso_e157:}{:soso_e163:}
作者: 端木    时间: 2014-3-26 19:20
学习,受益匪浅{:soso_e160:}{:soso_e183:}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43
微风 发表于 2014-3-26 11:46
围观

欢迎{:soso_e160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44
愁啊愁 发表于 2014-3-26 12:45
大家多写点,让楼主多喝几杯。

如佳作多多,便烂醉如泥又何妨!莫愁辛苦哈{:soso_e181:}{:soso_e160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46
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14-3-26 12:55
砍的好,好茶不断,据说,我们家还是有些好茶滴
棒棒糖我去儿子们那偷给你

{:soso_e102:}好茶
抢小子们棒棒糖,你介是让我无节操啊{:soso_e113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46
月下听禅 发表于 2014-3-26 13:08
学习

不敢,请多指教{:soso_e181:}{:soso_e160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48
穿越梅岭 发表于 2014-3-26 15:07
江南兄侃的好,不但文采好,对诗的把握也很准确。更重要的是为我的拙诗增加了色彩,感谢中

梅老师,不妥不对之处多担待{:soso_e160:}{:soso_e181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49
水烟 发表于 2014-3-26 16:08

多谢宁宁{:soso_e163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53
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14-3-26 16:21
突然发现,我对朋友是不客套,不婉转,单刀直入奔主题的哈
嘿嘿。。。
这算不算是一个坏毛病?

俺喜欢单刀直入,花老大还是一单刀赴会滴主,仰慕中。。。
直人直性,快人快语,好{:soso_e179:}
俺代表所有好友表示荣幸{:soso_e163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55
临街卖酒 发表于 2014-3-26 17:16
江南辛苦了。

清香言重了,为了南亭,为了活动,大家都辛苦了{:soso_e181:}
还等着继续看你的散文点评呢{:soso_e163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57
风之舞. 发表于 2014-3-26 18:34
江南

舞儿好,受累了哈{:soso_e163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5:59
端木 发表于 2014-3-26 19:20
学习,受益匪浅

端木好,此次活动,我也颇有收获{:soso_e181:}{:soso_e163:}

作者: 薄壁三郎    时间: 2014-3-27 17:10
梦枕江南 发表于 2014-3-26 11:16
第二章   薄壁三郎篇
    写诗 ...

看到拙作蒙江南兄如此析辟,令人汗颜,本为偶兴之草,不足为凭,却得兄之如此高爱,惭愧,再次深谢江南兄大力解析,引为荣耀{:soso_e121:}
作者: 穿越梅岭    时间: 2014-3-27 20:18
梦枕江南 发表于 2014-3-26 11:16
第二章   薄壁三郎篇
    写诗 ...

佳詞正當有此佳評,江南為三郎知音也。大賞{:soso_e163:}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8 15:27
薄壁三郎 发表于 2014-3-27 17:10
看到拙作蒙江南兄如此析辟,令人汗颜,本为偶兴之草,不足为凭,却得兄之如此高爱,惭愧,再次深谢江南兄 ...

花花急疯了,临时拉我入评委行列,并明言不得充数,我只得操刀披挂上阵。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,我虽未食花之禄,却也得忠花之事
以上说笑了{:soso_e128:}
三郎言重,好词自当共欣赏、同交流{:soso_e181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28 15:29
穿越梅岭 发表于 2014-3-27 20:18
佳詞正當有此佳評,江南為三郎知音也。大賞

俺一通乱侃,梅老师见笑{:soso_e181:}{:soso_e160:}

作者: 湘愁    时间: 2014-3-28 20:52
俺南哥好棒哦{:soso_e142:}{:soso_e157:}{:soso_e157:}
作者: 小娘子    时间: 2014-3-28 23:41
谢谢江南解读!
江南的评起的太高了。
小女子不谙诗词,
是看大家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,
就跟着瞎起哄了。
梅岭、三郎、清清他们,
才是一等一的高人,
达人时代已经誉满江湖了,
俺正在向他们学习中。。。。。。
再次谢过!辛苦了!

{:soso_e183:}
作者: 河水清清    时间: 2014-3-29 12:55
小娘子 发表于 2014-3-28 23:41
谢谢江南解读!
江南的评起的太高了。
小女子不谙诗词,

暴汗中。。。。。。话说我只能整些山歌儿{:soso_e127:}梅岭和三郎两位老师才是高手,对了,还有江南老师,也是一等一的高手{:soso_e100:}{:soso_e112:}

作者: 河水清清    时间: 2014-3-29 12:57
谢谢江南老师妙笔评点润色,看看经过您这么一吹水,俺的感觉立马就高大上了{:soso_e128:}{:soso_e128:}{:soso_e128:}嗯嗯,评点辛苦,俺给你端上个好茶来{:soso_e160:}{:soso_e160:}{:soso_e183:}{:soso_e181:}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30 14:44
湘愁 发表于 2014-3-28 20:52
俺南哥好棒哦

湘丫,也就你一个“南粉”{:soso_e120:}
不过,俺骄傲,必须滴!{:soso_e195:}{:soso_e178:}{:soso_e163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30 14:46
小娘子 发表于 2014-3-28 23:41
谢谢江南解读!
江南的评起的太高了。
小女子不谙诗词,

本就是为了热热闹闹开开心心滴,于好玩中交流,于切磋中玩好{:soso_e182:}

作者: 梦枕江南    时间: 2014-3-30 14:48
河水清清 发表于 2014-3-29 12:57
谢谢江南老师妙笔评点润色,看看经过您这么一吹水,俺的感觉立马就高大上了{:so ...

多谢清清好茶,慢品,如诗{:soso_e181:}{:soso_e163:}

作者: 月下听禅    时间: 2014-3-31 08:48
好评!学习借鉴!
作者: 月下听禅    时间: 2014-3-31 08:50
本帖最后由 月下听禅 于 2014-3-31 08:52 编辑

[attach]261102[/attach]授予朋友本次【春】诗比赛。最佳评论员称号!





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(http://bdlxbbs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